Photo by Pixabay

经文:约4:1-30。(P104;P107) 

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谈道

1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2(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,乃是他的门徒施洗),3他就离了犹太,又往加利利去,4必须经过撒玛利亚。5于是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,名叫叙加,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。

6在那里有雅各井。耶稣因走路困乏,就坐在井旁。那时约有午正。

7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,耶稣对她说:“请你给我水喝。”8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。9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:“你既是犹太人,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?”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。10耶稣回答说:“你若知道 神的恩赐,和对你说‘给我水喝’的是谁,你必早求他,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。”11妇人说:“先生,没有打水的器具,井又深,你从哪里得活水呢?12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,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,难道你比他还大吗?”13耶稣回答说:“凡喝这水的,还要再渴;14人若喝我所赐的水,就永远不渴。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,直涌到永生。”15妇人说:“先生,请把这水赐给我,叫我不渴,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。”16耶稣说:“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。”17妇人说:“我没有丈夫。”耶稣说:“你说没有丈夫,是不错的。18你已经有五个丈夫,你现在有的,并不是你的丈夫,你这话是真的。”19妇人说:“先生,我看出你是先知。20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,你们倒说,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”21耶稣说:“妇人,你当信我。时候将到,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,也不在耶路撒冷。22你们所拜的,你们不知道;我们所拜的,我们知道,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。23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,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,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。24 神是个灵,所以拜他的,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。”25妇人说:“我知道弥赛亚(就是那称为基督的)要来,他来了,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。”26耶稣说:“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。”

27 当下门徒回来,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。只是没有人说:“你是要什么?”或说:“你为什么和她说话?”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,往城里去,对众人说:29 “你们来看,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,莫非这就是基督吗?”30 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。

引言:

“藉着门徒与撒玛利亚妇人交错出现,作者运用轮流穿插的技巧,将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事迹编制成两幕不同的对话。第一幕(4:1-30):耶稣与妇人的对话,主题是活水(4:7-15)与敬拜(4:16-26)。第二幕(4:31-42):耶稣与门徒的对话,主题是食物与工作(4:31-38)。” 前者是针对个人布道,经过耶稣教导门徒后,迎来了更多的人奔向耶稣。

这真是一次属灵的大收割,这第一支初熟的麦穗(撒玛利亚妇人)收割起来似乎要费些功夫的,但耶稣觉得是有价值的,今日证道的题目是《撒玛利亚的收割》之《初熟的收割》

文脉:

A初熟的收割;(约4:1-30)【妇人的回应】

B主差派工人;(约4:31-38)【门徒的回应】

C更大的收割;(约4:39-42)【众人的回应】

大纲:

一、耶稣打开话题(欲予先求)(4:7-8)

二、妇人的拒绝(4:9)

三、妇人的转变(4:10-30)

正文:

背景交代(4:1-6)

耶稣的名声渐渐显扬,为避免招致法利赛人的嫉妒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耶稣 遂离开犹太北上加利利。在经过撒玛利亚叙加城发生了此事件。(通常照犹太人传统应该过约旦河东去,绕开撒玛利亚地北上,但是只要不是去南部耶京朝圣,一般时候撒玛利亚人还是可以允许他们经过的。)

  1. 叙加:“‘酩酊’、‘担负’之意,属撒玛利亚的一镇,近雅各分与约瑟的那块地,靠近雅各井。距示剑不远,介于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间。”“叙加这个镇的名称,常被戏称为shikhor或shikher,也就是‘醉鬼、骗子的温床’之意。”。旧约《以赛亚书》也说撒玛利亚人是“以法莲的酒徒”(赛28:1)。
  2. 雅各井:20尺深,也说30公尺。井台上有凉棚或旁有树木,一般为保护水质免受污染也可供旅人歇息。这井无疑在后来成为耶稣传道的契合点,因为同源于一位先祖——雅各。

以人物对话文线索:(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井边谈道)有人以对话中妇人的三次问话取题《井边三问》。

一、耶稣打开话题(欲予先求)(4:7-8)

请你给我水喝:

⑴解自己的干渴;

⑵建立、激发妇人的信心;

⑶给妇人进一步蒙恩的机会。

总之,主耶稣无论命令我们做什么,总是为了我们的益处,叫我们多蒙恩惠。

这是一个羞于见人的妇女,所以她才会“正午”打水,东方妇女多在清晨、傍晚到井边打水,但她却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去打水。耶稣知道她的难处,并且好像一个偶然路过的行人一样,问她说:“请你给我水喝。

耶稣以温和的态度、言语进行引导,一步步将妇人错综复杂的生命,抽丝剥茧开来。让这个为众人所不耻、常遭鄙视的人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,居然有人还会求助于她这样一个女人,让她知道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。

二、妇人的拒绝(4:9)

“你既是犹太人,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?”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。

那妇人依据耶稣的衣着及外袍上的穗子,很容易知道他是犹太人(民15:38)。一个犹太男人与一个撒玛利亚妇人,二者差异太大了。

(1)民族差异:背景1

“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”(约4:9),两个民族之间有宿仇,犹太人格外歧视撒玛利亚人。当然,撒玛利亚人也对犹太人嗤之以鼻。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敬拜方式、地点、祭司。“他们彼此厌恶对方的圣地,而在主前2世纪,约翰·许尔诺(John Hyrcanus), 一位犹太人的王,曾毁掉撒玛利亚人的殿。后来,撒玛利亚人也想污秽耶京的圣殿。他们也经常奚落到耶京朝圣的人,而这种行为常引致暴力冲突。” “而事实上,撒玛利亚人会尽一切的可能,阻挡或是伤害那些要穿越他们领土的朝圣队伍。” 而当这些朝圣的人返回时就无所谓了。

(2)性别差异:背景2

一个虔诚的犹太人甚至被禁止在街上和他的太太说话,也不可和陌生妇女乃至自己的女儿单独在旅店里。更何况是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啦!

(3)地位差异:

一位是拉比,一个是“荡妇”。

耶稣面对种族、性别、地位等方面的阻碍,当他“请你给我水喝”几个字一经出口,足以引起震惊。耶稣的面貌、衣着、口音(可14:70)足以显示出他的身份是个犹太人,所以,妇人出于本能,诧异耶稣向自己要水喝也是很自然的反应了。

三、妇人的转变(4:10-30)

称谓的转变:

“犹太人”v9→“先生”v11、15→“先知”v19→“弥赛亚”(基督)v25、29。

这些称谓的转变体现了情节的发展变化,也是人物间关系的不断缓和与相交的体现。在对话中,由一次的误解到又一次的误解,最终将问题引向信仰问题上,一切的分歧在真理里面得以解决。

焦点的转移:

井水-活水;生活-信仰;基利心山-耶路撒冷;敬拜-真敬拜。

二人对话的场景:

耶稣:凡喝这水的,还要再渴;人若喝我所赐的水,就永远不渴。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,直涌到永生。(约4:13-14)——那妇人开始觉得耶稣的话里有玄机。

妇人:先生,请把这水赐给我,叫我不渴,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。

耶稣: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。

妇人:我没有丈夫。

耶稣:你说没有丈夫,是不错的。18你已经有五个丈夫,你现在有的,并不是你的丈夫,你这话是真的。

妇人:先生,我看出你是先知。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,你们倒说,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。

妇人十分敏感,企图岔开话题(这个令她尴尬的话题),你既然知道我这么多的事情,你该是个先知,那我就问你些先知一定会明白的信仰问题喽!于是,她将话锋一转,转向宗教敬拜地点的分歧。这也是当真理开始叩响人心门时的短暂不安,本能的反应(自我的保护)。

耶稣的回答是说:重要的是要以“心灵诚实”敬拜神。那妇人很快在耶稣的引导下便明白了跟她说话的是谁了——是基督,要来的弥赛亚!“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,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,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。神是个灵,所以拜他的,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。”(4:23-24)

“用心灵和诚实拜他”在《新译本》译作“必须用心灵按真理敬拜他”。《新汉语译本》译作“以灵以真理来敬拜”。

“神是个灵”——在中国文化中,也认为神是个灵。“神,灵也。”《广韵》 

这妇人她知道雅各的历史,也知道撒玛利亚人所等待的——将要来的那一位,也就是弥赛亚(希腊语“基督”),也许她也像当时许多人一样,听说过当时十分流行的一部著作《以诺一书》,其中说到关于基督的描写与此处有一致的表述。

(1)“智慧像活泉般流出,他的荣耀无可测度,直到永永远远。他的大能藏于一切公义的奥秘裹,迫害将要消失,好像无根基的幻影一样。被拣选之圣者将要站在万灵之主面前;他的荣耀长存,直到永永远远;他的大能临到历世历代。在他襄面住着智慧的灵、悟性的灵、知识和力量的灵,以及那些在公义襄沉睡者的灵。他要审判在暗中隐秘的事物。没有人能在他面前发出虚空的言辞。因为他就是被拣选之圣者,他按万灵之主的美意站在他面前。”(《以诺一书》49:1-4)

(2)“在那些日子, (被拣选之圣者)将坐在我的宝座上,他嘴唇的良知将发出一切智慧的奥秘,这是万灵之主所赐给他的,万灵之主要荣耀他。”(《以诺一书》51:3)

注:在新约圣经中,就曾经引用过次经的内容,如:《犹大书》1:9,14-15。“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,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,只说:‘主责备你吧!’”(犹1:9)“14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:‘看哪,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,15 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,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,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。’”(犹1:14-15)

五个丈夫:

有人认为这是代表撒玛利亚人曾经先后被掳于五个国家(实际上是7个),但下文,耶稣所谈论的显然不是这些。

当时按照犹太人的规矩,允许女人结婚两次,最多不过三次,前提是先生去世。所有婚外情都在禁止之列。

讲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涉及一部经外作品。犹太传说中有《多比传》, 成书于主前2世纪,耶稣时代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故事,在《思高本》圣经中,就记载有撒拉因受到魔鬼咒诅,多次夫婿丧亡的事例。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也许是因为屡次人生的不幸,最后在众人的羞辱与歧视中艰难地生活着的女子。

总之,我们总是对她冠以“淫妇、不正经”的头衔,这是极其不公允的作法。她若真是那样的女人,她回家向众人见证基督时,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感召力,她绝对不会是个简单的女人,要不然她也不会对于“弥赛亚”有着极其强烈的盼望。她若真是“不正经的女人”,还有必要顾及别人怎样看待吗?有必要烈日炎炎打水吗?她满可以“搔首弄姿、俏步徐行”堂而皇之地出来打水。纵使他是一位不良女子,也是生活所迫。与其说这是一个“犯罪的女人”,不如说这是一个“受伤的女人”“痛苦的女人”。(这个话题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了,题为《这个女人不寻常——从典外文献背景看撒玛利亚妇人》。)

“耶稣提到此事的用意仿佛不是为了使她产生罪恶感,而是让她面对与男人的关系上的痛楚,以便加深她对与神建立一个富有意义的关系的渴慕,使她接受祂带来的启示。这段经文引人注意之处,不是这妇人有多少个丈夫或情人,也不是她现在同居之人不是她丈夫,而是耶稣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。” 如果耶稣侧重的是指出她的罪恶,故事中势必会有认罪、赦罪的情节,但可惜没有,她是否犯罪不是约翰想要表达的,《约翰福音》中也没有记载。而这“可怜女人”的罪竟然常常被我们的讲道人揪住不放。即便她真是一个淫妇,也会得到赦免的(约8:1-11)。但是,如果她们身处我们今天时代的教会中,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。

应用:我们今天对于离婚的弟兄姐妹却常常持有定罪的观点。

好多年前,一个老传道人L姐妹,侍奉火热,我十分喜欢听她讲道,但是,有一天,她跟我们讲述她是离婚的,带着儿子生活。她最大的难处并非生活上的艰辛,而是来自于教会同工信徒的白眼。

另外一个传道人D姐妹,曾经6个小时哭着讲述自己两次离婚的经历,甚至不想登台讲道了,但是老牧师仍旧鼓励她讲道。

我也听过(有另一同工陪同)一个年轻姐妹连续讲述4个小时自己婚姻的不幸,而此前她是哭诉无门,因为教会很多人认为离婚是罪,也不允许他参与侍奉,这让她很抬不起头来。

Sun老姐妹,共计3个儿子都信耶稣,竟然先后娶了9个媳妇,每个儿子都是经历婚姻不幸。“儿子的婚事是你最大的痛苦吗?”“不,弟兄姐妹对我的看法是我最大的痛苦。而我最大的幸福是天父上帝祂仍然爱我。”

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测透的,面对离婚的人,更多的应该是接纳,而非定罪和论断,他们也是受伤害的人。他们已经受到伤害,但教会里的人可能正在对他们实施二次伤害,而这伤害就是——你我的态度。你有没有真正谦卑聆听过一个离婚者无奈的倾诉(长达几个小时)?我们有没有给他们倾诉的机会?根据我们的态度,你觉得他会不会愿意找你倾诉?他结婚前我们有没有给他们进行婚前培训?也许,我们欠他们一个道歉!

有罪的女人正在拿香膏抹耶稣的脚,而我们正在把她赶出教会;

行淫时被捉拿的妇人被耶稣赦免了,而我们手里还攥着石头不肯放下;

耶稣跟税吏、罪人同桌吃饭,而我们正在为我们认为有罪的人拿起圣餐的饼杯而愤愤不平。

行动的更新:

福音书中没有说明耶稣宣布赦免她的罪,但耶稣的态度已经显示了他无限的同情,这妇人能够再度拥有被他人重视的自身价值,感激之余,加上对于弥赛亚到来的喜讯,她急忙跑回村庄,她的确被释放了!(4:27-30)就像乞丐丢下外衣,瘸子丢下拐杖,撒该散尽家财,这女人丢下水罐子,这些东西对于她似乎已经不重要了,她更急于要把这好消息传讲给众人。

“7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,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。8 不但如此,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,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。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,看作粪土,为要得着基督。”(腓3:7-8 )

耶稣更新的是人的内心,但是,这人外在的行为上势必会有超然的改变。

例证:

某姐妹信主前在家里一手遮天,全家人都怕她,尤其婆婆经常在其面前胆战心惊。当她信主后回家进门第一句话喊:“妈——!”婆婆吓得把电饭锅都摔在地上了。因为该姐妹除了过门那天叫过一声妈,就再也没叫过妈。一个基督徒转变了,人们都可以看得见的。

信心与行为:

《雅各书》“2:17 这样,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2: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,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。2: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,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。

并行:如同火车两条铁轨一样,平行的,否则就会翻车。

【应用】

当我们真该放下自义,用爱心接纳罪人,因为我们当初也是这样污秽不堪,却被耶稣接纳。耶稣打破了太多的规矩,突破了太多的障碍,只为了寻找一只迷羊归回。我们今日再次思考耶稣问过的问题:到底是守住安息日重要呢?还是将一只羊拉出泥潭重要呢?今日教会到底是守住规矩重要呢?还是寻回一个失丧的灵魂重要?耶稣竟然选择了后者。

这段经文,耶稣所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教牧辅导的技巧,更是广博的接纳。聆听本身就是一种尊重,聆听也会带来医治与释放,仁慈是最好的接纳,接纳是最好的认同。教会不是令罪人望而却步的审判庭,而是罪人悔改的忏悔室;愿我们的教会成为接纳浪子回家的筵席,愿我们的教会成为重塑罪人新生的圣地。

不轻看一支麦穗,记得儿时有篇课文,还配一幅画《颗粒归公》。耶稣祝福我们,势必赢得更大的收割。

这正是撒玛利亚的收割,这是一场初熟的收割,虽然只有一支麦穗,但是,体现出耶稣特别的爱与接纳,而且,这一支麦穗将带来更大的收割。(预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)

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脉:

A初熟的收割;(约4:1-30)【妇人的回应】

B主差派工人;(约4:31-38)【门徒的回应】

C更大的收割;(约4:39-42)【众人的回应】

【结语】

无论井边的个人布道,还是向门徒的差派讲论,都是指向最后的属灵大收割。以遵父旨意,做成主工为食物。一切美好的收成皆归入天仓,那一天,田主(庄稼的主)、撒种的、收割的工人,都必一同欢乐!愿你也成为听见主呼召的工人,加入这场大收割。

回应诗歌:(任选其一,仅供参考)

1.灵歌《有一天》

2.灵歌《你可以再活一次》

3.灵歌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》

参考书目:

1.《圣经·四福音——环球新译本》,香港:环球圣经公会有限公司,2011年11月。

2.彭圣佣编,《圣经名词简介》,上海:天风编辑部,年代不详。

3.孙得力著,顾华德译,《新约中弥赛亚》,南京:江苏省基督教两会,年代不详。

4.季纳著,刘良淑译,《新约圣经背景注释》,香港:东方文化出版公司,2006年11月。

5.巴克莱著,《新约圣经注释》(上卷),上海:中国基督教两会,1998年3月。

6.《圣经·新约全书·新汉语译本》(注释版),香港: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,2010年9月。。

7.黄根春编,《基督教典外文献——旧约篇》(第一册),香港:基督教文艺出版社,2002年11月。

8.汉典“神”字的基本解释(2016.4.20读取)https://www.zdic.net/hans/%E7%A5%9E

9.《丁道尔圣经注释》查经资料大全-基督教圣经 bible.kuanye.net(2016.4.20读取)http://bible.kyhs.me/chajing/New%20Testament/43John/43DT04.htm

字数:6672